管庆泉今年39岁。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先后在上海某船舶设计院、新加坡一家知名船厂从事设计工作。2007年管庆泉回国,加入南通中远船务。现任该公司国家级海工研发中心总体设计室主任。

管庆良

第19届“青年五四奖章”日前颁出,全国共25人获得殊荣,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的海工技术专家管庆泉是其中之一

作风踏实,善于钻研,管庆泉从一名普通设计员,很快成长为富有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在工作中,管庆泉全程都要亲自上阵,去现场、爬塔架、钻机房……江湖人称“拼命三郎”

2007年管庆泉甫一回国,就担任“希望一号”项目的技术副经理
“希望一号”是世界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世界首座,意味着没有可借鉴的先例,我们的“海工男神”是怎么做的呢?从基础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生产设计、试验测试,整个项目建造全过程,他都要亲自上阵。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些日子里“满脑子装的都是工作”。

男神”的电脑屏幕
希望一号”工程量巨大,光是电缆就要铺设近650公里,安装管件2万多根。每次上平台巡查后,“海工男神”都会自己动手,完成一篇详尽的巡查报告,及时总结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还要督促图纸升级和整改到位。他还每天都去爬塔架、钻机房……“拼命三郎”的外号也是由此得来。

“海工男神”(中)看图纸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2009年年底“希望一号”成功交付。该项目设计和建造的关键技术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初战告捷,可以歇一阵子吧。 于是就在这一年,他又被任命为“希望二号”的技术经理。目前希望一号、二号已在巴西服役,并成功钻探出超大型油井。

FPSO有“海上炼油厂”之称,无论是从设计还是油气处理方面,都是难度大、风险大的节奏。能否顺利交船,全世界的同行都在关注
经历:见证并参与企业转型:转型一:中远船务进军海工装备制造市场管庆泉2007年加入南通中远船务,也是在这一年,中远船务正式进军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希望一号”项目就是转型第一仗。转型二:中远船务克服钻井船市场饱和瓶颈2012年8月,为克服钻井船市场饱和的瓶颈,中远船务迎来第二次转型,承接FPSO项目就是再次“华丽转身”。对企业这两次大转型,“海工男神”淡定地表示:“我是和中远船务一起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