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我公司码头供气管道突发事件应对防范能力,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码头供气管道设施安全运行,特制订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码头供气管道运行中突发事件。
3 编制依据及工作原则
3.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编制本预案。
3.2工作原则
3.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坚持把保障员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司主管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各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做好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3.2.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3.2.4坚持救援应急与超前预防相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管道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物资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4 组织体系及职责
4.1组织体系
成立供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附后),由公司主管副总任总指挥,环境监督部经理、使用部门领导、资产部经理任副总指挥,环境监督部、资产部、行政保卫部、消防队、物资部、供气站、办公室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资产管理部,资产管理部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
4.2主要职责
4.2.1指挥部职责
a)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码头供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b)根据突发事件灾害情况迅速启动相应预案,统一部署应急救援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c)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组织和配合上级部门进行突发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d)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e)适时公布突发事件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4.2.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a)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
b)向指挥部提出启动预案或终止处置的建议,经指挥部同意后组织实施;
c)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对码头供气管道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供气;
d)根据抢险工作需要调用相关物资、设备和授权临时占用有关场地;
e)若突发时间险情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时,及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f)负责对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g)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4.2.3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资产管理部:负责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及现场处置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并负责道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安全环境监督部:组织消防队制定救援处置方案,及时监测现场可燃气体或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参与道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行政保卫部:负责突发事件现场交通管制和维持现场秩序,根据需要组织员工疏散、防范次生事故;负责组织专家及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办公室:负责组织抢险救援车辆,满足救援工作需要。
使用部门:协助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抢修工作。
物资部:保证管道突发事故所需要的物资供应。
供气站:参与管道突发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5 事件报告与应急响应。
5.1事件报告。发生突发事件时,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5.2应急响应
5.2.1下列情况下,启动本预案:
a)码头供气管道发生着火、爆炸,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气、压缩空气在量泄漏;
b)执行其它应急预案时需要启动本预案。
5.2.2通讯联络方式
指挥部办公室电话:82389561;
消防队电话: 119;
医务室电话: 120;供气站电话: 。
6 应急救援
6.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按照相关处置预案,统一协调指挥。
6.1.1根据事件处置的需要,调动有关人员、装备、物资,保障事件救援需要;
6.1.2组织专家现场指导,提出救援和防止引发次生灾害方案,责成有关方面实施;
6.1.3协调事件发生地相邻地区配合、支援;
6.1.4必要时商情部队、武警支持和援助。
6.2现场应急救援处置
6.2.1供气站要迅速切断供气来源;
6.2.2保卫部门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
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区域。 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关停一切火源、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灾害;
6.2.3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亡,立即调集相关(外伤、烧伤、硫化氢中毒等方面)医疗专家和设备进行现场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
6.2.4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区域,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
6.2.5及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6.2.6现场救援人员要做好人身安全防护,避免烧伤、中毒等伤害。
7 后期处置
应急处置结束后,参与应急处置的相关单位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做出书面报告。并整理应急救援相关资料,总结、评价应急处置措施。
8 保障措施
8.1资金保障。公司要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和公司经营状况,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8.2通讯保障。公司要建立和完善应急通讯措施,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讯联络畅通。
8.3物资储备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需要。
9 监督管理
9.1信息宣传。各级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码头供气管道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以及应急救援有关事项。
9.2人员培训。消防队、使用部门是码头供气管道突发事件抢险救援的重要力量,要按照规定参加业务培训。
9.3预案演练。指挥部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据《供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模拟演习,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 其他
10.1对应急救援组织不力、致使损失扩大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10.2当管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司制定的《厂区工伤事故等突发事件紧急救助应急预案》也同时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录一:供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表
附录二: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气、压缩空气管道泄漏、着火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
供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表
姓 名 |
部 门 |
岗 位 职 务 |
办公室电话 |
电话长号 |
电话短号 |
|
|
|
|
|
|
|
|
|
|
|
|
|
|
|
|
|
|
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气、压缩空气管道泄漏、着火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
为了保证公司正常生产,保障正常供气,当码头供气管道在发生严重泄露、着火、爆炸等突发事故时得到有效处理, 避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 天然气、氧气泄漏、着火的原因及处理程序
1 天然气、氧气着火的原因为天然气泄漏引起。着火地点一般发生在管道破损处,法兰、阀门等处。
1.1天然气、氧气管网由于坠落的物料冲击导致天然气管网泄漏,遇明火引起着火。
1.2天然气、氧气管网由于轮船靠泊时的撞击导致天然气管网泄漏,遇明火引起着火。
1.3天然气、氧气管网由于雷击、电缆线电击导致天然气管网泄漏,遇火花引发天然气管网着火。
1.4天然气、氧气管网动火没有采取必要措施。
2 天然气、氧气着火、泄露事故的处理
2.1由于阀门不严密而轻微小漏引起着火。
2.1.1发现者应向责任人或主管部门报告。
2.1.2抢修人员可用湿泥、湿麻袋、防火材料堵住着火处灭火。
2.1.3火熄灭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好泄漏处。
2.2天然气、氧气管道着火时,抢修人员可直接关闭着火处相近的送气阀门,切断天然气、氧气灭火。
3 天然气、氧气着火事故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3.1天然气、氧气灭火时,灭火、抢修人员要站在着火的上风处。
3.2发生天然气、氧气着火事故,要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天然气含量检测。确定安全区域,发现有大面积高浓度的天然气时,应采取警戒、疏散措施。
3.3当天然气、氧气管道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应自然冷却,以防变形和断裂。
3.4天天然气管道附近着火,影响天然气管道温度升高,但未引起天然气、氧气管道着火时则正常供气生产,但必须采取隔离措施(湿麻袋覆盖、防火板),当天然气管道温度不变时,可用水直接冷却管道。
4 人员的紧急疏散
当火灾火情无法控制或发生爆炸时,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并撤离。在疏散时应注意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4.1应做好防烟雾等有害气体的保护,并戴好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的要用湿毛巾,口罩捂住口鼻,以免烟呛。
4.2根据应急疏散的要求,做好集中有序撤离,安全疏散。
4.3在疏散时要注意观测风向,尽量选择从上风向疏散。
5 易燃、易爆物品的隔离
5.1在天然气管道着火时,应将附近30米以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运走,特别是危险物品,要有专人看管,防止物品丢失发生意外。
5.2在搬运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做好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P style="LINE-HEIGHT:, 2" class=MsoNormal>
二 二氧化碳气泄漏的原因及处理程序
1 二氧化碳气泄漏点一般发生在管道破损处,法兰、阀门等处。
1.1由于坠落的物料冲击导致二氧化碳气管网泄漏。
1.2由于轮船靠泊时的撞击导致二氧化碳气管网泄漏。
1.3由于雷击、电缆线电击导致二氧化碳气管网泄漏。
1.4二氧化碳气管网动火没有采取必要措施。
2 二氧化碳气泄漏事故的处理
2.1发现者应向责任人或主管部门报告。
2.2抢修人员可关闭相近二氧化碳气供气阀门或关闭供气站二氧化碳气总阀门。
3 二氧化碳气泄漏事故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3.1二氧化碳气管道泄漏时,抢修人员要站在泄漏点的上风处。
3.2抢修人员戴好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的要用湿毛巾,口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到这种气体后中毒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3.3要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二氧化碳含量检测。确定安全区域,发现有大面积高浓度的天然气时,应采取警戒、疏散措施。
4 人员的紧急疏散
当二氧化碳气泄漏无法控制时,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并撤离。在疏散时应注意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4.1应做好防毒等有害气体的保护,并戴好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的要用湿毛巾,口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到这种气体后中毒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4.2根据应急疏散的要求,做好集中有序撤离,安全疏散。
4.3在疏散时要注意观测风向,尽量选择从上风向疏散。
三 压缩空气泄漏的原因及处理程序
1 压缩空气泄漏点一般发生在管道破损处,法兰、阀门等处。
1.1由于坠落的物料冲击导致压缩空气管网泄漏。
1.2由于轮船靠泊时的撞击导致压缩空气管网泄漏。
1.3由于雷击、电缆线电击导致压缩空气管网泄漏。
1.4压缩空气管网动火没有采取必要措施。
2 压缩空气泄漏事故的处理
2.1发现者应向责任人或主管部门报告。
2.2抢修人员可关闭相近压缩空气供气阀门或关闭空压站压缩空气总阀门。
3 二氧化碳气泄漏事故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压缩空气管道泄漏时,抢修人员要避免被压缩空气吹伤。
4 人员的紧急疏散
当压缩空气泄漏无法控制时,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并撤离。在疏散时应根据应急疏散的要求,做好集中有序撤离,安全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