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对设备保养内容作出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型机动车辆。
3 职责
资产管理部负责编制、修改、补充设备保养规程,并对规程的执行实施监督、考核。设备使用部门要严格按照保养规程保养设备。
4 具体内容
4.1 日常保养
4.1.1 班前
1)检查发动机机油、燃油油量,应保持油量充足;
2)检查水箱内的冷却水量,应保持水量充足;
3)检查离合器、制动器、转向器,应确保灵敏可靠;
4)检查管路各接头,应无渗漏现象;
5)检查供油操纵机构和断油机构的连接情况,应可靠;
6)检查驾驶室锁止情况,确认保险销锁好;
7)检查各部件,应紧固良好;各轮胎气压应充足;
8)检查电气接线,应牢固可靠;灯光仪表应指示灵敏。
4.1.2 班后
1)清洗车身上的污垢、泥土,保持车辆清洁;
2)检查胎面有无划伤、裂纹或异常磨损;
3)检查双胎之间有无异物,若有,处理。
4.2 一级保养
4.2.1 发动机
1)清洁滤油器、油箱过滤网、机油滤清器等,更换滤芯;
2)清洁空气过滤器及曲轴箱通风装置,更换损坏件,要求内外清洁、安装牢固,过滤性能和通过性能良好;
3)检查机油压力、水温是否正常、发动机有无异响;
版本及修改号:1.0 机动车辆保养规程 页码:2/3
4)检查调整风扇、水泵皮带,松紧度要适当;
5)检查调整进排气气门间隙,紧固缸盖螺栓;
6)检查节温器工作是否正常;
7)检查并紧固发动机机脚螺栓。
4.2.2 底盘
1)检查调整离合器的自由行程,并向分离轴承注油;
2)检查并紧固变速箱、传动轴等处的固定螺栓;
3)检查变速箱、后桥、转向器、差速器等滑油面高度及有无渗漏油,清洁、疏通通气塞要求油量充足,通气性能良好;
4)检查传动轴、万向节、横直拉杆、立轴等处,要求不松旷,紧固可靠,并加注润滑脂;
5)检查调整刹车行程,确保制动灵敏可靠。
6)检查转向、制动装置各连接部位及转向拉杆球头,要求连接牢固、锁止可靠,无松动、松旷现象;
7)检查轮毂轴承松紧度及转向节柱销与衬套配合间隙,要求轮毂轴承不松旷、传动无阻滞、异响,柱销与衬套配合不松旷;
8)检查钢板弹簧、夹箍及 U 型螺栓螺母,要求无错位、变形、断裂、松动等;
9)检查减震器,要求连接牢固、无泄露、破损;
10)检查各个支架(散热器、蓄电池、牌照等)、保险杠、牵引钩、驾驶室、叶子板、脚踏板等构件,要求连接紧固、无缺损、断裂等;
11)检查其它外裸固定螺栓、螺母,要求不松不缺,紧固、可靠。
4.2.3 电气
1)检查发电机、启动马达接线是否牢固;
2)检查灯光、喇叭是否正常;
3)冲洗蓄电池外部,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及比重,必要时添加电解液或蒸馏水,保持通风孔畅通;
4)检查驾驶室内各个电气手柄是否正常。
4.3 二级保养
4.3.1 发动机
1)检查柴油机工况,拆检、更换活塞环、轴瓦等,检查缸头、连杆、连杆螺栓和曲轴,研磨气门和阀座;
2)清洗燃油箱、滤油器、油箱过滤网,机油滤清器,更换燃油、机油滤芯等;
3)拆检喷油泵、输油泵,检查调整喷油压力和雾化情况;
4)清洗空气过滤器,更换滤芯;
5)清洗油底壳和油泵吸油盘,更换机油;
6)检查并调整怠速转速。
4.3.2 底盘
1)清洗变矩器、变速箱、检查零件磨损情况,更换新油;
2)检查传动轴轴承,视需要调换万向节十字轴方向;
3)检查驱动桥各部紧固情况及有无漏油现象,疏通气孔。拆检主减速器、差速器、轮边减速器,调整轴承轴向间隙,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4)拆检、调整和润滑前后轮毂,调整半轴;
5)检查调整手刹车,调整手制动杆和脚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6)检查刹车总泵,调整分泵间隙,调整蹄铁与刹车鼓间隙,更换制动液。修复磨损件,更换损坏件;
7)清洗转向器,检查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8)拆卸轮胎,对轮辋除锈刷漆,检查内外胎和垫带,换位并按规定充气;
9)清洗水箱及油散热器。
4.3.3 电气
1)检修发电机、启动马达、雨刷电机等;
2)检修线路;
3)清洗蓄电池外部,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及比重,添加电解液或蒸馏水。
4.3.4 试车
1)不同程度下的制动性能,应无跑偏,蛇行。在陡坡上,手制动拉紧后,能可靠停车。
2)倾听发动机在加速、减速、重载或空载等情况下运转,有无不正常声响。
3)路试一段里程后,应检查制动器、变速器、前桥壳、齿轮泵处有无过热。
5 本规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