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张静
近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港口生产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的背景下,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1亿吨,同比增长5.67%,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回落5个百分点,港口生产持续向好但增幅趋缓,内河港口表现出较大增长潜力。展望全年,预计2018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突破130亿吨。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分化
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上升,紧缩货币政策周期开启。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近期宣布的提高关税政策以及来自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使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分化,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速略有下滑,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8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稳定增长面临的挑战》报告中近两年来首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将2018—2019年的全球增长率预期降为3.7%。整体来看,2018年全球经济形势较2017年有所弱化,港口生产面临的外部不利因素增多。
同期,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就单季度数据来看,2018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5%,较二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放缓幅度扩大。但从累计数据看,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零售业态融合趋势明显,市场供给方式加速创新,消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作用,GDP同比增长6.7%。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既有贸易战导致的外部环境恶化因素,也有前期我国加强金融监管、去杠杆、环保加码与房地产调控等政策调整带来的后续阵痛。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运行。
单季数据延续良好态势
从货物吞吐量单季度数据看,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港口生产延续了前两季度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1亿吨,同比增长5.6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5亿吨,同比增长6.94%;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6亿吨,同比增长2.97%;外贸货物吞吐量10.5亿吨,同比增长2.6%;内贸货物吞吐量23.6亿吨,同比增长7.11%。
从货物吞吐量季度累计数据看,2018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9.5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3亿吨,同比增长4.3%;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2亿吨,同比下降1.1%;外贸货物吞吐量31.3亿吨,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亿TEU,同比增长4.9%。总体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港口生产持续向好但增幅趋缓。
从集装箱吞吐量季度数据来看,三季度是传统的航运旺季,但今年第三季度全国港口集装箱生产表现不及预期。2018年第三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493万TEU,同比增长4.71%,增速较前两季度进一步下滑。
从集装箱吞吐量季度累计数据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亿TEU,同比增长4.9%。
分月份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呈现W型走势,分别在3月及7月跌至1.7%及2.7%,为近一年来最低值。总体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整体保持低速增长态势。